【Swing盪壺時的手臂該打直或彎曲呢?】

不妨先想想,這二者盪壺起來的差異在那?優缺點呢?

不妨回歸盪壺基本面,我們主要是利用壺鈴的重量來訓練臀肌與股二頭肌的爆發力(沒錯,盪壺是下肢訓練,很高興你沒搞錯),如果你的盪壺發力正確,那麼壺鈴是靠著臀肌與股二頭肌的快速收縮而"飛"上來,至於飛上來後,你想讓壺鈴飛遠一點(直手)或不要飛那麼遠(彎曲)就看是否有特定的訓練需求了。

 

新朋友們如果不清楚盪壺到底是練什麼,可以參與下面二篇

請點我【盪壺與三關節伸展的關聯性】

請點我【壺鈴盪壺kettlebell swing、力量與速度】

 

回到主題

初學者需要學習壺鈴"鐘擺"的路徑移動,藉由鐘擺來產生更多離心力並且使用下肢的力量讓壺鈴飛上來,如果初學者尚未掌握發力技巧(不是臀肌與股二頭肌主導的發力),那麼此時彎曲手肘的動作很容易會讓肩與手臂參與發力,最後就變"提拉壺鈴"的動作了,這樣就不是盪壺,如果你的壺鈴因是因為離心力而”飛”上來,那麼你的拳面(或手背)應當是與壺底是一直線的,如果是利用肩部提拉上來,那麼壺底會是朝下或斜下(重心下墜),如同下方照片,一個正確的盪壺,不管是手彎曲(右)或手打直(左)的拳面都會與壺底方向一致,因為仍然保有盪壺鐘擺的離心力。


從其他面向來看二者的差別

從【滯空時間】來看,直手的壺鈴移動路徑較長(像90度扇形)所以滯空時間較久,可以有較多的時間來準備與反應盪壺。而彎曲手的路徑較像是半個U形,所以滯空時間短,操作者必須精準的掌握壺鈴落下的時間點,發力的準備期較短。初學者最怕就是愈盪愈節奏愈快,直手盪壺比較容易讓初學者在“快中找慢”。而掌握壺鈴發力要領的進階者,本來也就應該練習縮短盪壺發力的準備時間,就如同運動表現的原則,訓練以極短的時間來產生肌肉的爆發力-伸張收縮循環Stretch-Shortening Cycle(SSC),所以在此前提下,你想選擇直手或彎曲手都可以。

 

從【重心控制】來看,直手的扇形路徑會產生較多的離心力,如果盪很重的壺鈴時,直手盪壺會更加考驗重心掌控、軀幹剛性、手指握力(想想看直手盪40kg以上的壺鈴),而初學者不管盪幾公斤的壺鈴也會遇到上述的"考驗",只不過它反而是建立基礎的"訓練"。

 

結論

盪壺主要是訓練下肢爆發力,教練主要的觀察重點在你的發力表現(利用下肢爆發力讓壺鈴快速移動),如果發力做對了,你的手要打直或彎曲都可以。對於初學者而言還是以直手盪壺為主,把發力做好。進階者則是兩者都要會,畢竟後續像上搏clean或抓舉snatch都是需要把壺鈴拉靠近身體的動作,所以發力做好,壺鈴要遠要近就是動作需求的選擇了。

延伸閱讀 【把爆發力訓練排入課表吧!-VBT】

 

最新課程資訊,請看官網置頂文章

 

好壺鈴,不買嗎?
教練推出【自有品牌的壺鈴】!
自有品牌壺鈴的Logo “力”= #strength 也是迪倫教練Dylan的”D”
露天拍賣 https://tinyurl.com/ybs5s5uo (可粉專私訊購買)

【教練有二個粉絲專頁 請幫我按讚+分享,謝謝】

#迪倫教練健身指南
https://facebook.com/TrainerDylanLee/

基隆  #DSC肌力與體能訓練 工作室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ylanStrengthConditioning